年2月17日上午,罗江县委书记罗宗志在县委副书记雷光明、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王大进、***副县长李芳芳、县教育局局长唐昌金等的陪同下,分别前往县幼儿园、罗江中学、深雪堂小学、深雪堂初中、新盛小学和罗江县特殊教育中心进行教育工作调研。
带头人事迹材料1 沈琼芬,曾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农家女孩,多年来,依靠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从一个招待所服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创业的道路上拼搏,成为曲靖著名企业家。
1、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做支撑,选择传统民俗工艺等文化精髓,鼓励残障儿童获得特殊技艺,通过专业培训项目,引导残障儿童顺利进入社会,参加就业。
2、其次,发挥助学伙伴的作用。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不仅帮助残疾儿童解决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我国一些贫困地区学校的复式班中,这种伙伴助学的方式尤为有效。
3、对于一个弱智的孩子在普通班里学习,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能够使随班就读儿童感受到理解、尊重、关爱。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把他安排在教室的前排,不让她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这样既有利于老师和同学的关照和帮助,更有利于她身心健康的发展。
4、首先应经常在在班会或道德与法制课上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每个正常的学生都要去关心、帮助残疾学生,使他能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如肢体残疾的儿童,可以提醒其他学生注意避让,防止撞伤跌倒;智力残疾的,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他进行补差补缺。
5、教师若考虑到自身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就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好理论准备。其次,学校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把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成效纳入教师考核,来促进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发展。
6、对于拒绝接收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或少年到学校随班就读的处理方式如下:个别化评估和教育需求评估 针对每个残疾适龄儿童或少年,进行个别化评估和教育需求评估,了解其身体、智力、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并明确其特殊教育需求。
1、送教上门的工作总结1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我克服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双周四下午的送教活动。
2、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总结1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自20xx年我区启动特殊教育送教上门试点工作以来,我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已整整一年了。
3、在送教教师的辛勤工作下,送教工作保证了质量,既帮助残障儿童学习知识,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帮助孩子进行协调性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4、送教***工作总结1 本组共有送教教师四人,我负责黄埠镇重度残疾学生蔡勇的送教上门工作。一学期来,我们本着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利用月假和周日休息时间先后多次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送教上门。
5、送教上门个案的工作总结1 为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是为了给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有受教育的权益。学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送教上门工作,使这些重度残疾孩子能够共享优质教育,实现入学的梦想。
6、关爱残疾儿童工作总结2 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10月,我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72名,其中44名在韩城市聋哑学校上学,其余28名中精准扶贫户8名残疾儿童,具体情况为:多重残疾17名,精神残疾6名(其中1人在外地接受治疗),智力残疾5人,基本不能生活自理。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汇报,以及特殊教育学校支持系统调研报告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fbi公办学校
下一篇
上海沉浸式教育学校地址